(资料图)
3月27日,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圩丰镇芦场村稻麦种植基地,两架满载肥料的无人机在田野上空翱翔。稻麦种植合作社的员工们正利用植保无人机为小麦进行富硒叶面肥喷施作业。无人机以每小时150亩的效率作业,喷出肥料使每株秧苗都能“雨露均沾”。
“以前面朝黄土背朝天,种地靠的是经验,现在播种不弯腰、插秧不下田、田间灌溉自动化管理,天上无人机随时洒农药……”芦场村党支部书记刘加成告诉记者。
今年28岁的李万富是圩丰镇三张犁村一位普通村民,今年他家流转了830亩土地进行种植。一个人如何管理这800多亩土地?李万富回答:“一部手机,一个App全部搞定,我种田省时省力,耕作效率还高。就拿智能插秧机来说,我买的新农机应用了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只要在手机App上提前设置好出发点和转弯点,它就可以做到自动规划最优插秧路径、自动避障,省时省力,秧苗成活率基本能达到98%以上。”
“日常田间管理就更简单了”李万富说着将一台小型无人机腾空飞起。随着无人机在田间飞过,李万富手中的遥控监视器便传回来一连串的大数据。“这些数据是无人机遥感监测到的小麦长势,我根据这些数据可以进行评估,按照绿色到橙色分成四个级别。分为旺长苗、一类、二类和三类苗,在地图中颜色越接近绿色的说明长势越好。”
如何通过无人机获取的数据来判断苗情呢?李万富介绍:核心就是依靠高分辨率的空中拍摄和传感技术,因为叶绿素含量是判断农作物长势好坏的重要参考依据,由于叶绿素对近红外波段有特殊反应,因此无人机的红外传感器通过接收叶绿素的光谱反射拍摄形成近红外卫星影像,从判断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多少,进而评估植物生长情况,避免了人工大面积调查的误差。
“与过去相比,现在对于种什么、种植面积多大、人工机械消耗量、病虫害防治、农作物价格等问题,我们都可以进行数据测算。”李万富说“我们通过App后台数据库,能够掌握近几年的生产数据。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运用,让农业生产更合理、更科学,更有效地进行管理。”
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到远程数字化田间管理,农民耕种方式转型为什么这么快?灌云县圩丰镇党委书记张建国介绍,近年来,圩丰镇坚持“党委领航、支部领路、党员领跑、群众受益”发展思路,推行“土地流转+集体经营+产业延伸”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产业提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的富民兴村之路,全镇流转土地4.3万亩,催生了一大批集体经营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种植面积均在500亩以上。
为提高农民种植和管理能力,圩丰镇与连云港市农科院、连云港市农机推广站结为乡村振兴合作单位,定期邀请专家举办科技培训班,为全镇培训高素质农民200余人。这些农户不但精通种植技术,同时掌握多种新型农业机械的应用,为规模化农业生产提供了强大动力。
“对于购买新型农业机械的农户,我们镇将按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给予补贴,在技术培训、土地流转配置等方面也给予优惠条件,让他们拥有更大的施展空间!下一步,我们镇将进一步加大在新型农业机械和病虫害防治方面的推广和投入,用数字、数据指导农业生产,用科学技术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动力。”张建国表示。
关键词: